全红婵在2025年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中再次败给陈芋汐,207C动作成关键
在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中,全红婵在女子单人10米台比赛中再次败给陈芋汐,207C动作成为她的关键失误。

2025年5月4日报道,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于5月2日至4日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在备受关注的女子单人10米台比赛中,全红婵以409.80分获得亚军,冠军被陈芋汐以431.25分夺走。
本次赛事是2025年跳水世界杯的第三站也是总决赛,前两站分别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和加拿大温莎举办。在本次总决赛中,中国队表现出色,但最受关注的还是5月3日进行的女子单人10米台比赛,陈芋汐和全红婵的终极较量最终上演。
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单人项目采用了全新的三阶段淘汰赛制。预赛阶段:12位选手根据前两站世界杯的成绩排名进行“一对一”对决,第1名对战第12名,第2名对战第11名,以此类推。每位选手可自由选择3个动作进行比赛,3轮跳水结束后,每组得分较低的选手将被淘汰,6人晋级半决赛。半决赛阶段:6名选手分为两组,每组3人。选手必须完成他们的完整跳水清单中尚未完成的动作,每组得分最低的选手将被淘汰,每组得分最高的前两名选手晋级决赛。决赛阶段:4名选手得分清零,需重新完成报名的所有动作(女子为5个)决出冠军。
中国的陈芋汐和全红婵最后都闯进了决赛,终极较量上演时,全红婵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这一跳再次出现问题。纵观全场比赛,全红婵表现相对较差的是半决赛以及决赛中的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这一跳。在半决赛中,全红婵的207C动作仅得到57.75分,被裁判指出“起跳高度不足”,这一失误导致她在该轮的得分大幅落后。在决赛中,虽然全红婵克服心魔,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状态,但这一跳也只得到72.60分,与陈芋汐同动作的89.10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7C动作成为全红婵的“滑铁卢”,主要原因是她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身高和体重的变化使得起跳高度与空中转体控制难度加大,同时,心理压力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在比赛中完成该动作的表现。全红婵正处于身体发育高峰期,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对她在空中动作姿态以及入水精度造成了极大影响,尽管赛前在这方面加强了训练和有针对性的技术调节,但效果这次看不太明显。
冲击国际赛场女子跳台金牌大满贯,这是很多人对她的期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她的心理负担,导致全红婵在比赛中某些关键动作上显得略显紧张,影响了发挥。进入2025年,全红婵的状态并不稳定,2025年4月6日晚举行的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分站赛决赛中,全红婵仅以414.4分的成绩屈居亚军,她的一些动作已经不如之前稳定。全红婵在此后的采访中也表示因为体重和身高的原因,她已经无法再轻松的完成一些动作了,或者说已经感到吃力了。
全红婵目前确实在经历发育期的“痛苦”,普通的孩子都在这时候期待长高,而对于跳水运动员全红婵来说,她每一厘米的增长都会让她的跳跃和翻腾增加更多的难度。人体运动科学方面可以得出结论,全红婵身高从最初的1.43米长到约1.6米,身体重心已经上移,身体重心和动作半径都会改变,空中翻腾的转速减慢,影响起跳角度和落水姿势,使动作的精准度和稳定性下降,增加了完成动作的难度。她的体重从35公斤增至48公斤,体重增加要求更强的力量与精准控制,若力量不足,会影响起跳高度,导致空中动作施展不充分,同时落水速度也会受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在比赛中出现失误。身高和体重的增加,入水水花控制难度也相应增加,从跳水届统计数据来看,体重每增加1公斤体重,入水压水花难度呈几何倍数增,所以身体发育使得全红婵在控制入水角度和姿态上更为困难,难以像以前那样做到“水花消失术”,导致在比赛中该环节得分受到影响。这也就是现在看全红婵做动作时有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轻盈、流畅,进而影响裁判的打分。
不过全红婵身体发育带来的跳水成绩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暂时的,这种情况很多优秀的跳水运动员在这一时期都会遇到,关键是随着她对身体变化的适应以及训练的调整才是关键。全红婵需要在这段时间里通过持续的训练和调整,逐渐熟悉新的身体条件,更好地找到控制动作的方法并尽快熟悉,并减少因身体发育带来的不利影响。教练团队也需要根据全红婵身体发育的情况,对她的跳水技术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通过改变起跳角度、动作节奏、入水方式等细节,使其技术动作更符合当前的身体特点。
因此,需要全红婵积极面对目前状况,通过科学的训练、合理的调整以及自身的努力,尽快克服这些困难,重新回到自己的第二个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