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约科维奇金满贯未获劳伦斯奖,网球项目颗粒无收引争议
2025年劳伦斯奖颁奖礼上,网球项目颗粒无收,德约科维奇金满贯未获最佳男运动员奖,引发广泛争议。

德约科维奇金满贯未获劳伦斯奖
2025年4月,第25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典礼落幕,网球项目在常规奖项中颗粒无收,这一结果引发轩然大波。尤其值得玩味的是,塞尔维亚网球巨星德约科维奇虽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实现职业生涯金满贯,却在最佳男运动员奖的评选中爆冷空手而归。
劳伦斯奖评选标准引发质疑
劳伦斯奖素有“体育界奥斯卡”之称,自2000年创立以来,网球运动员共斩获31次奖项,占比高达16.23%,是历史最大赢家。然而,今年劳伦斯奖网球项目却颗粒无收。尽管纳达尔获得象征性的“体育偶像奖”,但常规奖项中无一人入围,这与德约科维奇在2024年的辉煌成就形成鲜明反差。
德约科维奇的辉煌成就
2024年,德约以37岁高龄实现职业生涯金满贯:他在巴黎奥运会上摘得男单金牌,成为继阿加西、纳达尔之后第三位完成此壮举的男选手。此前一年,他还包揽澳网、法网、美网三大满贯,以24冠刷新历史纪录。然而,2025年劳伦斯最佳男运动员奖却花落瑞典田径名将杜普兰蒂斯。
评选机制的微妙变化
劳伦斯奖的评选机制由全球千余家媒体提名,52名体育学院成员投票决定,这些成员多为退役体育名宿,理论上强调竞技成就的纯粹性。然而,近年来的评选倾向却显现微妙变化:2025年获奖名单中,足球、体操、自行车等项目全面开花,而职业化程度最高的网球却集体缺席。这与劳伦斯近年“避免单项运动垄断”的策略有关。
德约的国籍与国际影响力
德约的塞尔维亚国籍常被视为其国际影响力的“短板”。劳伦斯奖历史上,费德勒(瑞士)、纳达尔(西班牙)等西方选手更易获得青睐。即便德约的成就已超越二人(如大满贯数量、世界第一周数),但其五次最佳男运动员奖仍与费德勒持平,未能独享历史第一。
体育与政治的纠缠
2025年劳伦斯奖的争议,实质是体育与政治纠缠的缩影。德约的落选提醒我们:当奖项沦为意识形态的附庸,再辉煌的成就也可能黯然失色。唯有坚守“卓越至上”的原则,才能让劳伦斯奖真正成为全球运动员的荣耀殿堂,而非权力博弈的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