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蓝旗亲子游泳馆疑似跑路事件:家长维权与法律分析
长沙蓝旗亲子游泳馆疑似跑路,数百名家长面临课时未上完的困境,律师分析涉及职业闭店人及法律问题。


事件背景
2月16日,长沙市民郭女士向潇湘晨报晨意帮忙记者反映,她为孩子在长沙蓝旗亲子游泳馆报了课时,但课未上完,机构疑似跑路,且怀疑有职业闭店人参与。初步统计,目前涉及到的家长有数百人,未上的课时加起来也有数百万。
家长经历
郭女士介绍,自己在2019年在长沙蓝旗亲子游泳为小孩报名学习游泳,因体验不错,后期多次续费。"小孩6个月的时候就报名了,觉得这里教练、水质、设备等各方面都不错,就报了50课时,当时花了1万多,后面课时结束就一直续费,总共花了四五万了,最近一次续费是2023年,当时续了120课时,花了2万5。"
陆续上了一些课时后,郭女士发现,2025年年初,长沙蓝旗亲子游泳开福店和雨花店陆续贴出告示称门店因漏水装修、设备维护要暂时闭店维护,且将于2月13日营业。临近开业日期,却无法正常约课。
家长维权
家长王先生称,最让他感到气愤的是,门店在2024年11月更换了法人,12月还在做促销活动,他就是在该次活动中花费约5000元买了20课时。"当时我是在开福店买的,我孩子上了一节课,就被告知要装修让我们去雨花店,在那里上了一两节又说要设备维护。春节之后约课就约不到了,也没有人给个解释为什么这样。"王先生怀疑,这样的操作疑似是职业闭店人。
家长们要求,继续上完剩余课时,或者退还相关费用。
法律分析
就"职业闭店"涉及的法律问题,记者咨询了湖南联合创业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副主任刘研律师。
刘研认为,经营主体的实际控制人借助职业闭店人的操作,来逃避破产责任,本身系违法行为,未履行与债权人的合同约定,可能被认定为合同违约,其中还可能涉及欺诈、虚假宣传。
刘研表示,即便经营主体更换了法定代表人,在法律上并不导致免除实际控制人的责任。在没有经过债权人同意、没有告知债权人的情况下,恶意地进行股权转让、法定代表人变更,比如跑路前实际控制人把自己的股权,恶意地转到没有履行能力的人的名下来逃避债务,对此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转让并追究其法律责任。不论企业人员重大变更多少次,债权人是可以做穿透性追加起诉的。
刘研称,如设立公司时,就有实控人作为隐名股东出现的情况,则需要查证会员充值金额的流向。查询到钱流向到哪位实控人名下,一样可以追加起诉该实控人。
某些经营主体在所谓职业闭店人操作后,债权人或有关部门发掘其违法行为或者违约行为的时候会比较麻烦,但是并不因为麻烦,这类人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刘研表示,该事件中,有发现投资人存在临时更换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情况,而且该人在不同门店的闭店过程中,均担任了对应的高管、股东等,就不排除有职业闭店人的可能。
刘研呼吁,监管部门针对这类预售、储值型营业主体,应当要早期介入,并且主动监管,预防消费者财产出现损失的情况。消费者在遇到这类情况时,消费者协会应当主动进行介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